妙笔丹青王一鸣

发布时间:2024-12-23 20:59:34 人气:73

妙笔丹青王一鸣

(河南炎黄文化网首席记者黄天勇、李艳红)开封的冬天,他没有春天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的绿树青山,也没有秋天的硕果累累,他却能给人们带来一个洁白的世界。2024年12月12日,受好友玉良兄引荐,在古都开封拜会了著名山水画画家王一鸣先生。

王一鸣先生1956年8月出生河南省开封市,1971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分配在开封医院工作。工作期间他经常看见一位老先生每天在病榻之上绘画,他执着的精神和精湛的绘画技艺深深打动了他,据了解,老先生是五台山大和尚,法号法成,擅长画中国画。在他去世前的1年零9个月期间,法成老师给王一鸣讲解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的奥妙之处,给王一鸣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法成老师的教诲下王一鸣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从认识到认知,最后到的痴迷。受法成老师指导开始学习绘画,王一鸣至今回忆到启蒙老师法成还充满感慨!感恩他把自己引领到绘画这条光明大道上。法成老师去世后,王一鸣有幸结识了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刘书民老师,随后跟着刘老师参加了 16天的太行山写生活动,活动期间年轻的王一鸣总是手拿肩扛替老师们拿画板背物资,深得老师喜爱,在刘书民老师的点拨和指点下他绘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1980年,24岁的王一鸣参加了河南省第一届青年书画展,他画的林县《早春》被入选,得知消息后他心情无比激动,带着喜悦的心情坐长途汽车来到紫荆山博物馆看展览,他还随手拿着速写本现场临摹,看到好的作品临摹下来回家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自己以后少走弯路,这次画展又一次让他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绘画得到腾跃。

采访时王一鸣先生又说:1983年开封市文化馆创作部主任傅凌云给我发来邀请函,邀请开封有一定造诣的书画家参加为期一个月时间的《三峡行》写生活动,问我是否有时间参加,我抱着试试的态度向院领导请假,我汇报后令我没有想象到的是院领导马上允许,还叮嘱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取得更好成绩。随后我和开封市写生团坐车来到湖北宜昌,乘坐“东方红一号”游轮从宜昌到重庆开始了写生之旅。当游轮缓慢逆流而上时,我打开画板静静的观察周围环境,看到江边山峦叠嶂宛如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山上的花草树木,色彩斑斓,芬芳四溢,美不胜收,在陶醉中开始绘画。写生结束后,我画的作品得到了几位老师和同行的一致称赞说“一鸣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构思能够捕捉到景物的细微之处,并且将其表现的栩栩如生,他的画笔仿佛是魔法棒,能够将绚丽多彩的世界快速还原出来,一鸣确实很有才气”。回到单位我把作品呈现给院领导,也得到了他们的赞美,说“没想到你一个学医的业余画家竟然比专业画家画的还好”,当即把我从门诊调到病房,从繁忙的工作解脱出来,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创作。我利用周六、周日时间骑着自行车去开封市几个著名景点开始绘画,短短的一年时间我创作六七千副作品。

1985年,河南省第一届中国画展览,题材是描写河南美景向全省征集作品,我又一次抱着尝试的态度把我画的《古城细雨》作品提交,我的《古城细雨》作品主要构思是把房屋、树木及北宋铁塔在蒙蒙细雨中表现出来,画面通过朦胧“遮蔽”强调了情感、思想和意图等。作品提交后,大约有半个月时间,突然收到一份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发来的电报,打开后内容是“王一鸣同志,你的《古城细雨》作品获得河南省中国画展大赛一等奖,我看到后心情澎湃难以置信,更震撼的是颁奖活动,地点在河南省郑州市国际饭店,河南省省委常委副省长秦科才、河南省美协主席谢瑞阶、河南省美协副主席陈天然,亲自为我颁奖,评论家还点评说:《古城细雨》作品,古宋铁塔”形似宋朝包公,清廉公正,铁面无私,不附权贵,题材好”。单位获悉后,说为单位争光,业余画家还能得到一等奖大佳赞赏,并发500元奖金以此鼓励。第二年河南省山水画展我又拿到一个一等奖,河南省美协特招我成为美协会员。1987年,全国中国画展在北京举行,面向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画家征集作品,当时河南省送去16副作品,只有10副作品入选,我的《古城细雨》又一次入选,连着几年的好成绩也坚定了我绘画的信念。

1987年,因为我这几年成绩突出,开封市委宣传部联合文化局特为我举办了个人画展,河南省美协副主席陈天然,开封市委宣传部部长化汉三主持,现场展览178副作品并装集画册,大受好评,这次画展也算是对我年轻时的一次总结。画展结束后,我开始冷静下来,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一门心思专研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努力学习,查找不足,又花费三年时间把唐、宋、元、明、清等中国古画又临摹了一遍,从中领悟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的精髓,再一次丰满了自己的羽翼。1990年中国函授大学,开封分院聘请我为中国画客座教授,我首先给同学们讲解中国画的奥妙之处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而山水画注重意境的营造,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再现,更是对绘画者内心情感的表达。我边学习边讲课,一讲就是10年,在这期间我又把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再次温习了一遍。

春江水暖鸭先知,王一鸣先生敏锐的嗅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窗口深圳的商机,他毅然决然辞去工作,来到深圳发展。到深圳后才发现两座城市有很大的文化差异,他一边适应环境一边寻找商机。2022年幸运之神再次光顾王一鸣先生,一名街道办事处刘主任找到他,说:“看见你的画画的很好,我们这里有个题材,把改革开放的深圳市面貌以书画呈现出来,你可以考虑一下,我等你答复”。经过他深思熟虑后决定接此重任,刘主任又领他去见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部长说:“你的画很独到、很新颖、有自己的见解,既然你来了,就把深圳市八个区全部画下来,你有啥困难可以找刘主任”。走后刘主任给他派了一辆汽车开始漫长一年半的创作,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看见代表景观就画,有时司机提醒他王老师歇歇吧,该吃饭了才发现早就过了吃饭时间,他就拿出准备的面包、馒头边吃、边思考、边画,就这样他跑遍了深圳市八个区的犄角旮旯,速写本画了二十多本。画完后刘主任又领着他带着作品去见宣传部部长,当他把速写本全部摊到地上,部长看到后惊讶的说:“小王你真用心了!真吃苦了!开始动笔吧”。《和谐盛世》图画出后,经过26名专家评委盲选,我的作品得票22票名列榜首。颁奖时却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时刻,我流着眼泪接过深圳市委给我颁发的“人民艺术家”、“荣誉市民”称号证书和一套房的钥匙,我百感交集,自己吃过的苦,流过的泪,以及一切的不如意都化成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

王一鸣先生《和谐盛世》图目前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汴京八景》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锦绣鹏程》作品由深圳市邮政局发行邮票,做为东南亚各国和其他省市来深圳交流指定礼品赠送。

当我问王一鸣先生您为什么这么钟爱绘画,他说:“我钟爱绘画的原因,不仅是它可以使我忘掉忧愁,而且还可以陶冶我的情趣,它也能像好朋友似的给我安慰,在我开心的时候可以用彩笔画下我的喜悦,在我不开心的时候,可以用颜料抛弃我心中的烦恼和郁闷,绘画真的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也真的感谢绘画”。

绘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又映射了王一鸣先生生活的真实写照,绘画脱离了生活犹如无源之水,只有绘画靠生活的回馈和滋养才会更加积极向上,更加充满艺术气息。最后预祝王一鸣先生在今后绘画之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