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文化追求 独特的艺术魅力
发布时间:2025-08-09 09:47:08 人气:23
爱新觉罗毓岳艺术简历:
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高级顾问、客座教授爱新觉罗毓岳,字子锐,满族正兰旗,清道光皇帝五世孙,中国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佐七子,为当今爱新觉罗画派的优秀代表之一。自幼跟随父亲爱新觉罗溥佐习画,并得其伯父溥松窗先生亲传,受族亲启功先生传统理论指导,主攻鞍马、花卉,尤擅画兰竹。曾被著名书画家启功称赞“笔致潇酒何减顾定之,百尺竿头此为左券”。
艺术无国界。多次出访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地进行文化交流,并于1991年以《群马图》获日本国际美术交流协会金奖,作品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喜爱,作品多次被各大拍卖公司拍卖,很多精品被收藏家收藏。溥杰先生也为毓岳题写了“白山黑水源流远,文会犀通翰墨亲”的诗句。
执着的文化追求 独特的艺术魅力
泱泱华夏,文化璀璨。在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星河中,爱新觉罗家族的书画艺术独树一帜,散发着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特别是爱新觉罗毓岳,作为清道光皇帝的五世孙,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佐的七子,宛如一颗闪耀的星辰,在文化传承与书画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爱新觉罗画派的艺术风格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开启艺术之门,传承中华文化
爱新觉罗毓岳生于北京,满族正兰旗的高贵血统,赋予了他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年仅5岁随父亲爱新觉罗溥佐来到天津,自此,便在书画艺术的氛围中开始了耳濡目染的生活。彼时,家中虽空间有限,但父亲作画时专注的神情、灵动的笔触,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年幼的毓岳和兄弟姐妹们,好奇地观看着一幅幅画作在父亲笔下诞生,不知不觉中,对笔墨的热爱悄然在爱新觉罗毓岳心中种下了种子。
作为“游牧民族”满族的皇室后裔,在传承家族风格上,爱新觉罗家族对马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深深融入了家族的艺术创作中,画马也成为了爱新觉罗画派的专长。毓岳笔下的骏马,剽悍矫健、气宇轩昂,仿佛能听到它的嘶鸣声,感受到奔腾的力量。每一匹马都被赋予了灵魂,或昂首嘶鸣,或悠然伫立,或驰骋奔腾,无不展现出马的神韵。他深知马画不仅是对马外形的描绘,更蕴含着“马到成功、龙马精神” 等吉祥寓意,是积极向上、英勇无畏精神的象征。尤其是在色彩渲染上,他精心调配,反复晕染,力求展现出马的肌肉质感和光泽。为了画出马的“精气神”,爱新觉罗毓岳常常对着马的标本、图片仔细观察,研究马的骨骼结构、肌肉纹理以及不同姿态下的神情变化。正是这种对马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激励着他在工笔马的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笔耕不辍。
爱新觉罗毓岳对墨竹的喜爱同样源于其独特的寓意。竹子,气节高尚、品性正直,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毓岳画竹,工细中带有小写意的韵味,师法溥佐和溥松窗,与郑板桥的风格有所不同,却与元代画竹高手顾定之有几分相似。他笔下的竹子,竿挺叶茂,疏密有致,或在风中摇曳,或在雨中挺立,尽显潇洒之态。启功先生曾为他的《修篁映日》题识:“笔致潇洒何减顾定之,百尺竿头此为左券”,这无疑是对他墨竹作品的高度赞誉。爱新觉罗毓岳在画竹过程中,注重观察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的形态变化,从竹笋破土到翠竹参天,每一个生长阶段都印刻在他的心中。他通过笔墨,将竹子的神韵和内在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传达出对竹子所代表的高尚品格的追求与向往。
二、守护中华艺术,坚持创新发展
文化浸五千,源源向远方。爱新觉罗家族的宫廷派绘画艺术,是中国画坛的一笔宝贵财富。为了使这一画派的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爱新觉罗毓岳以收集家族绘画为己任。在繁忙的作画之余,他深入民间,穿梭于各个文物市场。每一幅家族书画作品,在他眼中都如同珍宝。他凭借着自己深厚的书画功底和对家族艺术风格的熟悉,仔细鉴别作品的真伪。多年来,他不辞辛劳,四处奔波,将许多流落在外的家族书画真迹收入囊中。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家族画派和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收集作品的同时,爱新觉罗毓岳还致力于对家族绘画艺术的研究和整理。他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深入了解家族画家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传承脉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爱新觉罗画派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为这一画派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做有方向,路在脚下走。如今,爱新觉罗毓岳依然保持着对书画艺术的满腔热情,每天坚持创作。他的画室里,堆满了画笔、颜料和宣纸,一幅幅未完成的作品见证着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他看来,书画艺术是他一生的事业,更是他传承家族画派和中华文化艺术的使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后人能够领略到爱新觉罗画派的独特魅力,将这一珍贵的艺术遗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三、传播艺术魅力,注重文化交流
艺术无国界,文化有共识。爱新觉罗毓岳的书画艺术成就不仅在国内备受认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大放异彩。他多次出访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地,将爱新觉罗画派的艺术魅力传播到世界各地。
书画作品本身具有超越国界的特性,能够通过情感和表达实现跨界文化交流。1989 年,爱新觉罗毓岳跟随父亲溥佐前往日本参加中国书画名作展览,他的作品《神骏联翩图》在展览中脱颖而出,被日本国际美术交流协会永久收藏。这幅作品中,两匹骏马比肩而立,肌肉丰满,彪悍矫健,气宇轩昂,颇富神韵。第一次国外参展便大获成功,这极大地增强了爱新觉罗毓岳的信心。此后,他又先后六渡东瀛,参加各类画展,名声远扬海外。1991 年,在日本北海道举办的中国书画展上,他的《群马图》荣获金奖。这幅作品中,群马形态各异,或奔跑,或嬉戏,或休憩,画面充满了动感与活力。其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恰到好处,将马的灵动与力量完美地展现出来。为此,溥杰先生也曾为毓岳题写了 “白山黑水源流远,文会犀通翰墨亲” 的诗句,对他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在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爱新觉罗毓岳不仅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还积极与当地的艺术家交流创作心得,相互学习。他深刻认识到,艺术是无国界的语言,通过书画交流,可以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他将爱新觉罗画派的传统技法与国外的艺术理念相结合,不断探索创新,为自己的作品注入新的活力。
四、坚守职业道德,践行德艺双馨
以德为先,以艺为重,是爱新觉罗毓岳崇德尚艺和为人处事的准则。爱新觉罗毓岳是当今爱新觉罗画派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在书画艺术创作、传承与文化交流等方面成就斐然,是一位极具影响力和贡献的书画家。但他为人低调,严格自律,努力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并以此作为一生践行的目标。
多年以来,爱新觉罗毓岳除对家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传承精神难能可贵以外,还做到品格高尚,为人厚道,心性洞明,通透达观,颇有其父溥佐先生之风。他注重心性修养,具备无欲无求超然世外的心境。年届七旬,他仍神清气雅,谦谨温和,每日寄情笔墨,专注于书画创作,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这种淡泊名利、潜心艺术的品格值得尊敬。
山河无穷尽,艺术无止境。爱新觉罗毓岳,这位在书画传承道路上的前行者,用自己的书画艺术诠释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家族画派的坚守。他的艺术成就和传承精神,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爱新觉罗画派的发展之路,也为中国书画艺术的繁荣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